民盟保山市委 开展“勤洗手,爱健康”卫生宣传教育活动


    民盟保山市委、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基、保山市实验小学共同策划商讨后,2017年11月28日,保山市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师生到保山市实验小学进行健康洗手宣传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是对保山市实验小学学生手部细菌情况进行抽样培养,并对实验小学全校学生进行相关卫生宣传教育两个的方面来进行。

一、活动内容

(一)手部细菌培养

2017年11月28日由8名教师带队,学生24名到保山市实验小学进行手部细菌标本采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共60个班中各抽取8名同学作为此次活动的实验对象,把每班的8名同学分为四个组,第一组是不洗手组,第二组是流动水洗手组,第三组是洗手液洗手组,第四组是消毒液洗手组,对不同组别的同学分别采集其手部细菌进行培养,自然风干后将拇指和食指指腹按压于培养基表面,收集标本后的培养平板带回学校实验室进行培养。观察各组细菌培养皿上的细菌生长情况,同时对手部一些优势细菌进行了药物敏感实验。

(二)卫生知识宣传

2017年12月1日由10名教师带队,学生60名到保山市实验小学60个班级分别进行手部卫生知识宣讲,从医学微生物理论知识方面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必须性,如何洗手,什么时间洗手,同时教会同学用七步洗手法来洗手和教会身边的人怎样洗手。并要求小学生将洗手知识进行传播,尽可能多的教会身边的人怎么样洗手。

二、实验结果统计汇总

   经过24小时培养,培养基上的白色大大小小的点就是可培养的微生物,每一个点代表一个微生物群,形态大小各异的点代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群。

图一、四种手部处理方式细菌培养结果

由图一对比发现:不洗手直接按压手指印培养基上的,培养出的细菌数量最多;流水洗手后培养获得的细菌数量相对减少;清洁液洗手后细菌数量继续减少;而使用消毒液洗手后,能培养出的细菌数量是最少的,有些平板甚至没有微生物生长。将四种手部不同处理方法的培养结果,按年级不同,分别相加计算总和,得到表一的数据结果。

表二、小学生手部可培养微生物数量

选用临床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对分离获得代表细菌进行药敏实验,实验结果如表三、表四所示,这些手部分离得到的葡萄球菌和G-杆菌对临床常见的绝大多数种类抗生素呈现高敏感性,除了青霉素。

表三、小学生手部分离葡萄球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

表四、小学生手部分离G-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

三、讨论

1、手部可培养微生物数量非常多,不洗手样本只采集了小学生大拇指和食指两个手指指腹表面,都能培养出很多微生物,那么整个手部表面的微生物数量必定非常庞大,大量微生物的存在很有可能引发人体相关疾病,只有对手部进行有效的清洁,才能很好的消除引发疾病的根源;

2、手部分离到的可培养微生物种类与环境微生物种类、人体体表微生物种类分布非常相似,大部分微生物都属于人体的正常菌群。但正常菌群在人体免疫力下降、寄居位置发生改变和人体菌群失调的时候就会变成条件致病菌,导致人体疾病,所以即便是正常菌群,也不能忽视它们对人体潜在的危害性,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进行有效的手部清洁以消除潜在的健康隐患;

3、三种不同的洗手方法,清洁效果是完全不一样,流水洗手的洁净效果远不如使用洗手液洗手,而使用消毒液洗手,手部的细菌被大量的去除,洁净效果最好。日常生活中,消毒液洗手是相对难以实现的,所以我们提倡使用洗手液洗手,同时增加洗手频率,能更好进行手部清洁。

4、手部分离获得的葡萄球菌和G-杆菌对临床常见的多种抗生素都高度敏感,如果感染性疾病确由手部细菌引起,临床抗生素的可挑选范围比较宽,疾病相对好治愈。

通过本次活动,民盟保山市委积极协调组织,充分发挥了民盟出主意,想办法,做实事的优良传统以及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健康扶贫的号召,同时,也充分发挥了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做到了学医为民,心系健康,让小学生们获得了从微生物学的专业角度来认知为什么要洗手和如何把手洗得更干净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从小培养良好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也让检验专业的大学生得到了社会实践的机会,不仅锻炼了从标本采集到标本处理,从培养基制备到微生物培养,从细菌分离、鉴定到药敏实验的整套微生物学检验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更获得了对相关微生物学专业知识的真切体验和认识,为更好的学好微生物学检验这门课程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张咏梅)

   

分享 :